开心创业网 > 创业点子

乒乓球运动产业化发展现状

发布日期:2022-07-06浏览次数:1319

    乒乓球在国内被成为国球,而乒乓球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是,因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的乒乓球产业起步晚、基点低,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乒乓球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市场化运作层面等因素。



  我国乒乓产业的形成


  最先发展体育产业的西方的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而当时我国正在实行计划经济模式,体育的发展完全依靠国家职能的支配,体育产业尚未形成,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体育产业才进入初步发展时期。1998年,“红双喜”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开战,代表着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已迈入职业化发展领域。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乒乓球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2004年,中国乒乓球推出的乒乓球超级联赛,现已成为国际乒坛所认可的顶级联赛。在这些产业形成的背后,还有很多当前乒乓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乒乓球产业制约因素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出台的体育法规大多为综合性的管理策略,对单个项目的管理法规还未正式出台,同时对各个环节和运动项目的规定不够清晰、可操作性不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阻碍了体育产业市场的正常运作,少数投机者在混乱的市场中牟取暴利,恶意提升乒乓球运动产品市场价格,假冒伪劣产品趁机占领市场;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乱象丛生的乒乓球产品市场中,不断降低对产品的信任度,消费人群数量减少,这对乒乓球运动产业的长久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2、俱乐部管理机制和运行体制仍待加强


  在管理机制方面,行政手段始终是长期计划经济管理中体育发展的调度者。各级体委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的成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乒乓球领域的统一领导与管理,但仍未脱离旧有的管理体制,行政干预过多,对国家体育职能部门和乒乓球俱乐部在目标上的冲突和矛盾难以解决。


  在运行机制方面,乒乓球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动机是赢取利润,然而,当前我国消费水平仍未达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有待提升,受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许多俱乐部认为无利可图,竞争意识淡薄,在俱乐部内部并未形成动力增长因素。



  3、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


  按照乒乓球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产业关系,乒乓球竞赛表演业属于乒乓球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但同时也是产业链的核心关节。在一定程度上,乒乓球竞技表演业决定了整个乒乓球产业链的效率和产业机制。然而,在我国乒乓球联赛实行的“双轨制”中,政府基本掌握了所有的核心资源,涵盖运动员、体育组织、体育场馆等,由乒乓球竞赛产生的经济效益过低,如在电视转播权、广告费等方面,投资者获益较少。政府的垄断导致我国乒乓球职业联赛发展尚不成熟,人们的体育意识也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这都不利于乒乓球市场的良好发展。


  因此,乒乓球产业想要在市场上有更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涉及面广泛,从管理体制到相关法律法规,时间虽然是漫长的,但回报是值得的。


在线留言
  • 想进一步了解或有疑问,请在上面留言,您将获得免费寄送的资料和专业解答。
免费电话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