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内容。水危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的水危机是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为标志的。给水排水工程担负着解决我国水危机的重担,覆盖以下专业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的社会循环、水的生态功能、节水工作、水质及其相关的高新技术等。
工程类型
用于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的工程,简称给排水工程。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给水有时也称供水。最早的给水工程多指城市的公共给水工程。但近代这一术语发展到工业、农业灌溉以及其他用水的给水工程。由于排水工程的原始涵义仅指排除废水的管渠系统,国际上现已通用废水工程这个术语。
主要目的
古代的给排水工程只是为了输送城市的用水和排泄城市内的降水和污水。近代的给排水工程是为控制城市内伤寒、霍乱、痢疾等传染病的流行和适应工业与城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的给排水工程已成为控制水媒传染病流行和环境水污染的基本设施,是发展城市及工业的基础设施之一。
工程内容
在平时和火灾等意外情况下,均能按用户所需的水质和压力,安全可靠地供给充足的水量。给水工程一般由给水水源和取水构筑物、输水道、给水处理厂和给水管网四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取集和输送原水,改善原水水质和输送合格用水到用户的作用。在一般地形条件下,这个系统中还包括必要的贮水(见水的调节构筑物)和抽升(见给水泵站)设施。安全可靠地供水是给水工程的首要任务。
给水和排水工程根据水源、地形和用水要求的特点,给水工程可以设计为:
1、重力供水系统。水从取水构筑物到用水点,或者从处理厂到用水点,都是靠重力输送,不必抽升,这是最省能源而又安全的系统。
2、多水源供水系统。由几个地面水源或几个地下水源或者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结合起来供水,适用于大城市的供水,或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供水以及水源缺乏的地区。
3、分质供水系统。根据用水对象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可以分成完全处理、部分处理甚至不需处理几个系统供水。这往往出现于同时向城市和工业供水的系统,或者几种工业用水水质相差较大的供水系统。
4、分压供水系统。根据用水区压力的不同要求分为高压区和低压区供水,地形高程相差很大的地区可以采用这种系统。
5、循环给水系统。将用水点使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和补充新鲜水后重复供给用水点,这是一种节约水资源的用水系统,常用的是循环冷却水系统(经使用过的水立即作为废水排除的系统称为直流给水系统)。
6、循序给水系统。将水质要求高的用水单位用过的水供给水质要求较低的单位,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节约水资源的工业用水系统。
结构
一般由排水管系、废水处理厂和最终处置设施三个部分组成,通常还包括必要的抽升设施(见排水泵站)。废水的处理是为满足排放标准;有时则是为了再用;或者为了把再用与处置结合起来(见废水再用、水处理)。废水是生活废水、工业废水以及城市地面上流泄的雨水和冰雪融化水(雨水)的统称。“废水”是国际上近年来用以代替“污水”的较好术语,但在某些惯用词中,两者仍在并行使用,如“生活污水”和“污水处理厂”等。给水和排水工程排水管系起收集、输送废水的作用,分成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系统(见排水体制)。废水的最终处置,一般是排入水体或排在土地上。为了控制废水对水体或土地的污染,必须对废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满足规定的水体或土地的排放要求。
立即获取|开店方案